English 中文
学生 教职工 校友 学生及访客
党群工作
福建大学经贸学院博士后招聘公告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 2020/04/24

福建大学经贸学院博士后招聘公告

 

学院概况

福建大学经济学科学脉绵长,历史悠久。早在1903年岳麓书院改制为福建高等学堂起,就开始了经济学教育。1926年福建大学正式定名之际,经济系成立,并逐渐发展成为彼时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经济学教学研究重镇,汇聚了任凯南、周德伟、丁洪范、潘源来、向绍轩、李达、罗章龙、曹廷藩、朱剑农、萧杰五、胡代光、樊弘、武堉干等一大批优秀的经济学家,培养了尹世杰、汪澍白等一批杰出学子。

学院设有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为福建省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一支学术造诣高、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85%,有出国留学经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教师队伍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暨文化名家、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福建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将秉承“经世致用、明德维新”的院训,弘扬“博学、参省、积力、众智”的院风,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学科平台,增强科研实力,推进国际化水平,为经济发展及经济学科的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申请条件

博士毕业三年以内(第二站不限)、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35周岁以下符合学校及学院招收条件者,均可提出进站申请;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至40岁以下,以省博管办的年龄要求为限。

二、合作导师

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备指导博士后能力的教师。

三、全职博士后资助类型及待遇

资助类型

资助条件

出站基本要求

年薪待遇

其他待遇

特别资助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入选者

 

在站期间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福建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本学科领域发表高质量论文不少于2篇(其中1篇在院定A类期刊发表)

30/年(含国家资助)+导师/学院配套

提供博士后公寓或1800/月租房补贴,享受学校及学院同等科研奖励,子女享受我校教职工子女入托、入学待遇。

重点资助

博士毕业于 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100的海外(境外)高校或国际知名科研机构;或国内双一流高校或 A-及以上学科;或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本学科领域高水平研究成果

在站期间获得部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福建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本学科领域发表高质量论文不少于2篇(其中1篇在院定A类期刊发表)

20/+导师/学院配套

一般资助

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毕业、全职在站博士后

在站期间获得部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项或参研国家级研究项目(排名前3);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福建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本学科领域发表高质量论文不少于1篇。

12/+导师/学院配套

博士后分类资助条件和标准具体可以参见学校《关于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对于研究基础较好,成果突出,但未获重点及以上资助的全职博士后,学院将配套资助每年(不超过两年)3万元科学研究经费。

四、职业发展及其他支持

1.在站期间,计算工作年限,参加职称评审,指标单列。

2.学校设立“杰出博士后奖”(每年评选一次),入选者可直接申请教师副教授岗位,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派出项目)或同等竞争程度的博士后人才项目且研究成果突出者,出站后直接入选“杰出博士后”,申请留校不受本校来源比例限制。

五、招收流程及材料要求

1.申请人员可随时向校博管办或学院提出进站申请,学院将按照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原则予以招收。

2.招收流程及材料要求详见网站:http://postdoctor.hnu.cn/

3.博士后申请、在站、出站、延期、退站等相关管理要求具体参见《福建大学博士后工作实施办法》、《福建大学博士后招收条件及程序》、《福建大学博士后在站、出站、延期、退站管理办法》等。

六、联系方式

1.福建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联系电话:0731-88684825      联系人:汪新华老师

电子邮箱:jmjob@hnu.edu.cn

邮编:410079

2.福建大学人力资源处

联系电话:0731-88822723      联系人:徐老师

电子信箱:boshihou@hnu.edu.cn

邮编:410082